警世通言. 二
馮夢龍

 

  • 警世通言. 二
  • 紀錄類型: 書目-電子資源 : 單行本
    編次:
    作者: 馮夢龍
    出版地: 拉薩
    出版者: 西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5
    標題: 精典小說 -
    電子資源: 中華數字書苑--點擊此處查看電子書全文
    摘要註: 野史盡真乎?曰:不必也。盡贗乎?曰:不必也。然則去其贗而存其真乎?曰:不必也。《六經》《語》《孟》,譚者紛如,歸於令人為忠臣,為孝子,為賢牧,為良友,為義夫,為節婦,為樹德之士,為積善之家,如是而已矣。經書著其理,史傳述其事,其揆一也。理著而世不皆切磋之彥,事述而世不皆博雅之儒。於是乎村夫稚子、�婦估兒,以甲是乙非為喜怒,以前因後果為勸懲,以道聽途說為學問,而通俗演義一種遂足以佐經書史傳之窮。而或者曰:"村醪市脯,不入賓筵,烏用是齊東娓娓者為?"嗚呼!大人子虛,曲終奏雅,顧其旨何如耳?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麗其人。其真者可以補金匱石室之遺,而贗者亦必有一番激揚勸誘、悲歌感慨之意。事真而理不贗,即事贗而理亦真,不害於風化,不謬於聖賢,不戾於詩書經史。若此者,其可廢乎?�中兒代庖而創其指,不呼痛,或怪之,曰:"吾頃從玄妙觀聽說《三國誌》來,關雲長刮骨療毒,且談笑自若,我何痛為?"夫能使�中兒頓有刮骨療毒之勇,推此說孝而孝,說忠而忠,說節義而節義,觸性性通,導情情出。視彼切磋之彥,貌而不情;博雅之儒,文而喪質。所得竟未知孰贗而孰真也。隴西君,海內畸士,與餘相遇於棲霞山房。傾蓋莫逆,各敘旅況。因出其新刻數卷佐酒,且曰:"尚未成書,子盍先為我命名?"余閱之,大抵如僧家因果說法度世之語,譬如村醪市脯,所濟者眾。遂名之曰《警世通言》而從臾其成。時天啟甲子臘月豫章無礙居士題。
    ISBN: 7801960440
館藏地:  出版年:  卷號: 
館藏
  • 1 筆 • 頁數 1 •
  • 1 筆 • 頁數 1 •
多媒體
評論
建立或儲存個人書籤
書目轉出
取書館別
 
 
變更密碼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