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與文創產業資源觀點之結合 : 以桃米生態村為例
劉怡伶

 

  • 食農教育與文創產業資源觀點之結合 : 以桃米生態村為例
  • 紀錄類型: 書目-語言資料,印刷品 : 單行本
    副題名: 以桃米生態村為例
    作者: 劉怡伶,
    其他作者: 王月鶯,
    出版地: [南投縣]
    出版者: 南開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出版年: 民108[2019]
    面頁冊數: 90葉 : 圖,表 ; 31公分+1張光碟
    標題: 資源基礎理論
    標題: resource basic theory
    電子資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fqre2m
    電子資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79877g
    附註: 指導教授: 王月鶯
    附註: 參考書目: 葉54-56
    摘要註: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一、探討桃米社區推廣食農教育的現況與發展。二、瞭解桃米社區食農教育與社區文創產業發展連結性。三、探討社區文創產業與資源觀點之相關研究。四、探討食農教育與社區文創產業結合之執行模式案例分析。以桃米及附近農場與餐廳民宿共5家,透過實地訪談之方式將內容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一、透過社區模式食農教育更能由環境生態結合觀光資源帶動地方發展。二、食農教育可應用在社區環境教育課程、土地倫理及遊客教育的體驗上。三、地區的社區發展資源有發展在地的特色商品結合文創產業。四、各家業者對於社區永續生命力的展現皆為正向的。訪談後得知發展時間都較為短且以農場體驗為主,體驗行程操作上仍不熟稔,尚有成長進步空間。本研究的結論為:實地訪談的個案農場資源進行推廣生態教育,尤其對於土地倫理最為重視,並推廣土壤健康及乾淨水源相關課程,且與學校配合的意願高,實務建議如下:一、社區可以建立及溝通食農體驗的業者與社區旅遊的平台,解決與小農溝通之問題。二、社區能夠加強並導引結合青農訓練研習「食農教育」、「無毒農業」、「友善環境」課程,提升對土地倫理的重視強化遊客教育。三、桃米社區在地文創意象的伴手禮開發。
館藏地:  出版年:  卷號: 
館藏
  • 2 筆 • 頁數 1 •
 
T02068 六樓師生著作區 不外借 本校學位論文 T 000 7292 108 一般(Normal) 在架 0
T02069 七樓學位論文典藏區 不外借 本校學位論文 T 000 7292 108 c.2 一般(Normal) 在架 0 1張光碟
  • 2 筆 • 頁數 1 •
多媒體
評論
建立或儲存個人書籤
書目轉出
取書館別
 
 
變更密碼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