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木構造綠建築促進銀髮族福祉居住健康環境評估之研究
徐俊雄

 

  • 以木構造綠建築促進銀髮族福祉居住健康環境評估之研究
  • 紀錄類型: 書目-語言資料,印刷品 : 單行本
    作者: 李世輝,
    其他作者: 徐俊雄,
    出版地: [南投縣]
    出版者: 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出版年: 民98[2009]
    面頁冊數: 109面 : 圖,表 ; 31公分+1張光碟
    電子資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6ck493
    電子資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2xq7tn
    附註: 參考書目: 面84-89
    附註: 指導教授:徐俊雄
    摘要註: 隨著醫學進步與高度社會化之發展,臺灣地區的人口結構已呈現迅速老化的現象,目前臺灣的銀髮族照護機構之研究大多以照護設備與醫療環境為主,甚少探討銀髮族居住環境帶來之健康效益議題,因此有關銀髮族照護機構之福祉健康居住建築及其有關之行為模式議題,即為本研究欲探討之重點。本研究將調查現有居住綠建築之住民,並以2001至2007年通過綠建築標章之住宅建築為研究對象,主要針對通過相同指標之三個個案住宅綠建築樣本為調查對象,進行周遭環境、居民特性與對各項指標內容滿意度、以及居民對於居住使用後之相關意見進行調查。在三個個案平均達90%以上的入住率中,並在每個個案受訪者都達70%以上的採樣共擷取一百份有效問卷作為分析樣本,運用建築物使用後評估模式(Post-occupancy evaluation;POE),以問卷訪談檢視住宅綠建築設備效能與居民滿意度,並運用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之分析軟體進行質化與量化之滿意度模式探討,解讀未來銀髮族選擇入住木構造綠建築相對人體健康效益之各種不同使用行為模式。進一步就綠建築九大指標與木構造建築的優點與特性分析對銀髮族居住健康建築之效益,同時搭配實際之現場觀測與問卷訪談了解居住者之滿意度,並以SWOT分析法,探討三個不同建築型態中銀髮族公寓相關綠建築使用行為與整體建築空間規劃特徵之對應關係與相關問題。研究結果在住宅綠建築方面顯示:一、居住綠建築的受訪者在整體之滿意度其中「非常滿意」、「滿意」的人數佔93%,而「不滿意」者佔2%,可以代表居住在綠建築整體來說是令人滿意的,並以各案例綠建築指標項目之滿意度,與整體滿意度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其存在明顯相關性,數據相關程度達30%~55%,可解釋各綠建築指標項目與整體滿意度有中度之正相關性,未來改善各指標項目將可增進整體滿意度。二、在使用者重視之綠建築指標項目分析中,顯示受訪者對於居住環境之木構造條件(40)為最重視之項目,其次依序為「綠地面積」(33)及「綠地分佈」(30),可解釋居民對於住宅環境之健康條件及綠化景觀之重視。三、使用者在銀髮族階段入住木造健康居住建築之意願結果更高達86%,無意見者12%,不願意者只佔2%,可見居住木造綠建築深獲居民肯定,另在空間設計與居住環境以SWOT分析結果:一、無障礙空間:應以行動不便的銀髮族角度去深入探討,二、空間量體:應儘量使空間量體符合最佳的大小範圍,避免過多的挑空。三、動線規劃:因大多數的銀髮族均有迷失方向的問題,所以在動線規劃上,應以較簡單、較清晰的明瞭的動線來引導銀髮族的方向。因此依前面研究結果,乃由1.瞭解居住綠建築居民之使用滿意度數據。2.分析居民所重視綠建築指標之項目與重視程度之順序。3.並檢討空間規劃之優劣勢等,以木構造綠建築方式所設計規劃出的銀髮族生活館,相對的也產生了許多效益,包括1.健康效益。2.經濟效益。3.生態效益。4.節能效益。5.環保永續效益等五大效益之福祉健康居住環境。關鍵詞:健康建築、綠建築、使用後評估理論、銀髮族
館藏地:  出版年:  卷號: 
館藏
  • 3 筆 • 頁數 1 •
 
T00127 六樓師生著作區 不外借 本校學位論文 T 000 4049 98 一般(Normal) 在架 0 1張光碟
T00128 七樓學位論文典藏區 不外借 本校學位論文 T 000 4049 98 c.2 一般(Normal) 在架 0
T00129 七樓學位論文典藏區 不外借 本校學位論文 T 000 4049 98 c.3 一般(Normal) 在架 0
  • 3 筆 • 頁數 1 •
多媒體
評論
建立或儲存個人書籤
書目轉出
取書館別
 
 
變更密碼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