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影響中高齡者參與志工時間銀行意向研究
林清壽

 

  • 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影響中高齡者參與志工時間銀行意向研究
  • 紀錄類型: 書目-語言資料,印刷品 : 單行本
    作者: 洪吉利,
    其他作者: 林清壽,
    出版地: [南投縣]
    出版者: 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出版年: 民104[2015]
    面頁冊數: 99葉 : 圖,表 ; 31公分+1張光碟
    標題: 志工時間銀行
    標題: Service credits bank
    電子資源: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36283202440680061548
    附註: 指導教授: 林清壽
    附註: 參考書目: 葉88-92
    摘要註: 在高齡化社會,老年人的健康、經濟與照顧等各方面問題越受重視,由於老人失能人口逐年上升,老人的照護人力需求更是逐年激增。志工時間銀行是秉持互助的理念,透過參與志工助人的工作,不僅可拉近中高齡者彼此間的距離,更可解決老人照護人力需求問題。而中高齡者從互助的過程中,除了肯定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外,進而也能達到成功老化的目標。為了解中高齡者參與志工時間銀行的行為意向,本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並增加「社會責任」構面,建立中高齡者參與志工時間銀行行為意向的研究架構。本研究以南投縣45歲以上中高齡者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調查方法來探討影響中高齡者參與志工時間銀行行為意向的因素。研究結果發現,中高齡者對參與志工時間銀行的「參與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社會責任」及「行為意向」的認同度女性大於男性;有參加志工的認同度大於沒有參加志工者;經濟狀況越富裕者認同度越高。隨著教育程度愈高對參與志工時間銀行的「參與態度」及「主觀規範」的認同度也越高。此外,多元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參與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及「社會責任」皆會正向影響中高齡者參與志工時間銀行的行為意向。其中以「知覺行為控制」及「社會責任」的影響效果最高。
館藏地:  出版年:  卷號: 
館藏
此限制條件找不到符合的館藏,請您更換限制條件。
建立或儲存個人書籤
書目轉出
取書館別
 
 
變更密碼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