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者使用長照/復康巴士之心智決策模式分析
厲復龍

 

  • 高齡者使用長照/復康巴士之心智決策模式分析
  • 紀錄類型: 書目-語言資料,印刷品 : 單行本
    作者: 厲復龍,
    其他作者: 裴駿,
    其他作者: 鄭又腆,
    出版地: [南投縣]
    出版者: 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出版年: 民104[2015]
    面頁冊數: 92葉 : 圖,表 ; 31公分+1張光碟
    標題: 長照巴士
    標題: Long-term care bus
    電子資源: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87280788507377862733
    附註: 指導教授: 裴駿
    附註: 共同指導教授: 鄭又腆
    附註: 參考書目: 葉65-68
    摘要註: 我國開辦復康巴士的服務,於1989年臺北市推動無障礙運輸政策為起始。為滿足長期照顧需求人數的快速增加,行政院於2007年4月核定「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劃」,提供類似復康巴士的運輸服務,一般稱為長照巴士,服務的對象含65歲以上老人。隨著高齡人口快速的成長,慢性病與功能障礙的盛行率也急遽上升,更需要健康與醫療服務。政府提供高齡者就醫時所需交通運輸服務,是否切合高齡者的需要,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本研究目的主要為探討高齡者使用長照/復康巴士之關鍵因素及其權重分析,以提供政府在長照/復康巴士運輸服務政策改善之規劃參考。本研究方法可分為質性與量化兩部分:在質性部分,首先依據修正式德菲法,透過文獻探討獲得初步關鍵因素。其次運用修正式德菲法專家問卷,進行初步關鍵因素確認,並確立本研究之關鍵因素,完成關鍵因素心智圖。在量化部分,以決策實驗室分析法探討“主要關鍵因素”之關聯度與影響度分析,及以分析層級程序法,計算“次要關鍵因素”的權重及優先排序。最後綜整以上結果,完成本研究之心智決策模式。質性部份結果顯示:由修正式德菲法之文獻探討並經14位專家確認後,共產生5項主要關鍵因素及19項次要關鍵因素。量化部份結果顯示:主要關鍵因素「搭乘者身份」其關聯度最高,同時也是最易被影響之關鍵因素;「搭乘便利性」為最易影響其他主要關鍵因素。在次要關鍵因素方面,以「失能者」、「免費」、「安全固定裝置」、「點到點服務」及「車輛品質」分別於所屬之主要關鍵因素下排序最高。最後綜整質性與量化研究結果,並以心智圖完整且清晰呈現。可作為相關決策者在進行決策或資源分配時之重要之心智決策模式。
館藏地:  出版年:  卷號: 
館藏
此限制條件找不到符合的館藏,請您更換限制條件。
建立或儲存個人書籤
書目轉出
取書館別
 
 
變更密碼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