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加護病房家屬簽署DNR 同意書之相關因素研究
林清壽

 

  • 影響加護病房家屬簽署DNR 同意書之相關因素研究
  • 紀錄類型: 書目-語言資料,印刷品 : 單行本
    作者: 陳佩珍,
    其他作者: 林清壽,
    出版地: [南投縣]
    出版者: 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出版年: 民108[2019]
    面頁冊數: 77葉 : 圖,表 ; 31公分+1張光碟
    標題: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
    標題: Do not resuscitation
    電子資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rv7dc7
    電子資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h4dnjn
    附註: 指導教授: 林清壽
    附註: 參考書目: 葉67-70
    摘要註: 在安寧緩和醫療觀念意識抬頭,病人臨終時的生活品質優先於生命的延長已漸受重視,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o Not Resuscitation;DNR)的議題在加護病房經常被討論,不管決定DNR與否,需考慮許多背景及情境,皆與醫師、朋友及家人息息相關。基於上述原因,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影響加護病房家屬簽署DNR同意書的相關因素。運用Ajzen所提出之計畫行為理論,以南投某地區醫院加護病房家屬為研究對象,有效問卷110份(回收率98.2%),其中已簽署DNR有76人,占69.1%。研究結果發現家屬對簽署DNR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向皆是正向同意。不同年齡層與簽署DNR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向構面並沒有顯著差異,而在各構面相關性方面,簽署DNR態度與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向之皮爾森相關係數分別為0.645、0.703、0.808,顯示簽署DNR態度與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行為意向之間有顯著的正相關。整體研究模型對簽署DNR行為意向之迴歸模型解釋力為74.6%,其中影響簽署DNR行為意向最大的因素為「簽屬態度」構面,其次是「知覺行為控制」構面。本研究建議臨床單位應於疾病末期病人在意識清楚時,詳細解說DNR相關知識與權利,鼓勵病人清楚時簽署DNR,以提升生命末期之品質與尊嚴,保障自身善終之權利。
館藏地:  出版年:  卷號: 
館藏
此限制條件找不到符合的館藏,請您更換限制條件。
建立或儲存個人書籤
書目轉出
取書館別
 
 
變更密碼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