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註: |
在中華民國傳統的社會中,「死亡」一直是大家談論的禁忌,雖然死亡是人的一生歷程中無可避免的一環,不論生前是富貴或是貧窮,最終都會面臨死亡這一步。而死亡後的「身後大事」也因為對於死亡的畏懼,延伸出一系列的禮俗活動與禮儀規範。本研究旨在以一位執事法師之觀點,來探討民間傳統喪禮儀節。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及比較法來進行研究,得知以下結果:(1)隨著時代進步,喪葬禮儀由繁複變為簡化,可能因觀念、信仰、喪葬禮儀的意見不同或想法分岐,但對先人懷念尊敬的心是不會改變的;(2)研究者在執事喪葬法事仍以維持傳統喪葬儀節來辦理,希望可以將正確的觀念傳達給家屬。由以上研究結果顯示:喪葬儀節的繁複,代表在世的子孫對於逝世的親屬無限的懷念與感恩,所以從古流傳下來的精神與禮節仍該被保留下來,並傳承給後代子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