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化運動對社區復健中心精神病人身體組成之評價研究
方采琳

 

  • 個別化運動對社區復健中心精神病人身體組成之評價研究
  • 紀錄類型: 書目-語言資料,印刷品 : 單行本
    作者: 方采琳,
    其他作者: 林清壽,
    出版地: [南投縣]
    出版者: 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出版年: 民109[2020]
    面頁冊數: 68葉 : 圖,表 ; 31公分+1張光碟
    標題: 慢性精神病人
    標題: Chronic psychiatric patient
    電子資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p27vke
    電子資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uu3a6q
    附註: 指導教授: 林清壽
    附註: 參考書目: 葉56-60
    摘要註: 本研究旨在比較兩家社區復健中心之精神病人,介入不同個別化運動間半年之後,分析九項身體組成改變量(BMI、體脂肪率、骨骼肌重、腰臀圍比、右上肢肌肉重、左上肢肌肉重、右下肢肌肉重、左下肢肌肉重、軀幹骨骼肌重)的差異情形。本研究採便利取樣方式,收集中部某療養院附設日間型社區復健中心學員為研究對象共111位,以草屯社區復健中心精神病人每日施以(仰臥起坐、舉啞鈴、擴胸運動)等18種個別化運動,大里社區復健中心精神病人則每日施以(健走、有氧運動、跑步)等7種個別化運動。收案期間為民國108年2月至10月,每位同意參與研究的學員分別於運動介入前、運動介入後第12週、以及運動介入後第24週,以InBody 230身體組成分析儀器測量其各項身體組成,並比較兩家之間的變化情況。共有草屯社區復健中心64人與大里社區復健中心47人完成本研究。二家經由不同強度之運動介入後,發現草屯社區復健中心雖然年齡較大,罹病時間較長,體脂肪率也較低,但因介入的運動強度較大,反而進步較多,不論骨骼肌重、腰臀圍比與上下肢肌肉重均有顯著的改善;而大里社區復健中心運動強度較低,除了體脂肪率有顯著降低外,其餘項目並沒有顯著改善。未來社區精神復健機構應多運用個別化運動處方來改善慢性精神病人健康身體組成,以維護病人身體的健康。
館藏地:  出版年:  卷號: 
館藏
  • 2 筆 • 頁數 1 •
 
T02258 六樓師生著作區 (6th Floor-Students & Faculty's Works) 不外借 本校學位論文 T 000 0021:2 109 一般(Normal) 在架 0
T02259 七樓學位論文典藏區 不外借 本校學位論文 T 000 0021:2 109 c.2 一般(Normal) 在架 0 1張光碟
  • 2 筆 • 頁數 1 •
建立或儲存個人書籤
書目轉出
取書館別
 
 
變更密碼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