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繁體中文
English
日文
說明(常見問題)
南開科技大學
圖書館首頁
編目中圖書申請
登入
回首頁
切換:
標籤
|
MARC模式
|
ISBD
中高齡者參與回流教育學習之個案研究
~
李靜美
中高齡者參與回流教育學習之個案研究
紀錄類型:
書目-語言資料,印刷品 : 單行本
作者:
李靜美,
其他作者:
陳欣蘭,
出版地:
[南投縣]
出版者:
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出版年:
民111[2022]
面頁冊數:
68葉 : 圖,表 ; 31公分+1張光碟
標題:
中高齡者
標題:
middle-aged persons
電子資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2h37y8
電子資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9t888j
附註:
指導教授: 陳欣蘭
附註:
參考書目: 葉59-63
摘要註: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高齡者參與回流教育學習之研究。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的立意取樣為原則,選取三位畢業於某科技大學研究所之中高齡學生為研究參與者,並進行深度訪談。訪談內容經由分析獲得以下研究結果:1.研究參與者參與回流教育的學習動機為:工作的需求、職業進展及提高社會地位。2.研究參與者參與回流教育所遇到的學習障礙為:(1)電腦程式、統計方面的課程較感困難;(2)遇到不適合的教學方式(傳統填鴨式教學)澆熄學習興緻;(3)家庭的壓力需解決;(4)身體不利與殘疾需克服;(5)擔心時間管理與分配的問題。3.研究參與者參與回流教育面對學習上的適應與調適:(1)學習適應艱難學科;(2)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去適應教師的教學;(3)雖有家庭壓力,但家人的支持就是最好的紓解方式;(4)基於過去累積的生命經驗,認為學習不應該因為身體的障礙而限制,也能充分的學習,完成指定的課程;(5)善用零碎時間增強自己的時間管理與分配。4.研究參與者參與回流教育之學習自我效能:(1)學校課程的安排能與時並進,能將所學實際運用在生活的層面上;(2)完成學校課程後,會用多元角度的思考邏輯去理解,透過有限的生命學習到無限的知識,展現屬於自己生命的精采;(3)帶給家庭層面的自我效能中,家人的感情因為學習的話題更加緊密,也促進了原先家庭關係的正向滾動;(4)對生活健康層面之自我效能,透過學習進修可以讓其持續思考,活絡記憶力及理解力,學習開心,身體更健康;(5)對生活社會層面之自我效能,因為學習展開了正向關係的循環,在面對老人的犀利語言更能站在他的立場想,自己帶社區活動更能得心應手及經由學習課程取得學位,晉級到不同工作領域。研究者希望本研究能提供未來中高齡者參與回流教育時之參考並能對其有所啟發。最後,本研究針對回流教育的課程、教學者以及後續研究者也提出一些建議。
中高齡者參與回流教育學習之個案研究
李, 靜美
中高齡者參與回流教育學習之個案研究
/ 李靜美 - [南投縣] : 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民111[2022]. - 68葉 ; 圖,表 ; 31公分.
指導教授: 陳欣蘭參考書目: 葉59-63.
中高齡者middle-aged persons
陳, 欣蘭
中高齡者參與回流教育學習之個案研究
LDR
:05659nam0 2200301 450
001
1000118743
005
20220223154755.0
009
00153688
010
0
$b
精裝
099
$a
110NKUT0836007
100
$a
20220223y2022 k y0chia0101 e
101
0
$a
chi
102
$a
tw
105
$a
ak am 000yy
200
1
$a
中高齡者參與回流教育學習之個案研究
$f
李靜美
210
$a
[南投縣]
$c
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d
民111[2022]
215
0
$a
68葉
$c
圖,表
$d
31公分
$e
1張光碟
300
$a
指導教授: 陳欣蘭
300
$a
參考書目: 葉59-63
328
$a
碩士論文--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
330
$a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高齡者參與回流教育學習之研究。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的立意取樣為原則,選取三位畢業於某科技大學研究所之中高齡學生為研究參與者,並進行深度訪談。訪談內容經由分析獲得以下研究結果:1.研究參與者參與回流教育的學習動機為:工作的需求、職業進展及提高社會地位。2.研究參與者參與回流教育所遇到的學習障礙為:(1)電腦程式、統計方面的課程較感困難;(2)遇到不適合的教學方式(傳統填鴨式教學)澆熄學習興緻;(3)家庭的壓力需解決;(4)身體不利與殘疾需克服;(5)擔心時間管理與分配的問題。3.研究參與者參與回流教育面對學習上的適應與調適:(1)學習適應艱難學科;(2)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去適應教師的教學;(3)雖有家庭壓力,但家人的支持就是最好的紓解方式;(4)基於過去累積的生命經驗,認為學習不應該因為身體的障礙而限制,也能充分的學習,完成指定的課程;(5)善用零碎時間增強自己的時間管理與分配。4.研究參與者參與回流教育之學習自我效能:(1)學校課程的安排能與時並進,能將所學實際運用在生活的層面上;(2)完成學校課程後,會用多元角度的思考邏輯去理解,透過有限的生命學習到無限的知識,展現屬於自己生命的精采;(3)帶給家庭層面的自我效能中,家人的感情因為學習的話題更加緊密,也促進了原先家庭關係的正向滾動;(4)對生活健康層面之自我效能,透過學習進修可以讓其持續思考,活絡記憶力及理解力,學習開心,身體更健康;(5)對生活社會層面之自我效能,因為學習展開了正向關係的循環,在面對老人的犀利語言更能站在他的立場想,自己帶社區活動更能得心應手及經由學習課程取得學位,晉級到不同工作領域。研究者希望本研究能提供未來中高齡者參與回流教育時之參考並能對其有所啟發。最後,本研究針對回流教育的課程、教學者以及後續研究者也提出一些建議。
$u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participation in recurrent education for three middle-aged students. This study adopted qualitative method. With an intentional sampling, three middle-aged students who graduated from 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and the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for interviewees: work need, career progres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status. 2. The learning barriers for interviewees: (1)Some subjects were difficult such as programming or statistic courses. (2)Som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cramming teaching method decreased the learning interest.(3)Family burdens took a lot of time. (4)The physical disadvantages or disabilities also affected their learning and needed to be overcome. (5)Time management skills should be improved. 3. The adjustments for the interviewees: (1)Trying to spend more time on difficult subjects. (2)Changing learning attitudes to adjust traditional cramming teachers. (3)Trying to rearrangement the family work and relax the family burden by family support. (4)Making efforts to surmount the physical or disabled limitation. (5)Trying to use fragmented time to study or collect articles and materials. 4. The learning self-efficacy for interviewees: (1)School curriculum c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the interviewees could apply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o life. (2)After completing the school curriculum, interviewees had effectively multiple thinking, and self-worth enhance. (3)The family’s feelings got closer because of the learning topics, which also promotes the positive family relationship. (4)Through learning participation, the interviewees could think deeply, activate memory and understanding, learn happily, and make their body healthier. (5)Regarding the social level of life, because of the learning participation, the cycle of positive relations could pomote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and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when facing the sharp language of the elderly. The researcher hoped the results could giv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middle-aged persons who wan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recurrent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and instructors and follow-up researchers.
510
1
$a
A case study of participating in recruitment education for middle-aged learners.
$z
eng
610
0
$a
中高齡者
$a
回流教育
$a
學習動機
$a
學習障礙與適應
$a
自我效能
610
1
$a
middle-aged persons
$a
recruitment education
$a
learning motivations
$a
learning barriers and adjustment
$a
self-efficacy
681
$a
000
$b
4058:2
700
1
$a
李
$b
靜美
$3
1000143180
702
1
$a
陳
$b
欣蘭
$3
60031
801
0
$a
tw
$b
南開
$c
20220223
$g
CCR
801
1
$a
tw
$b
南開
$c
20220223
$g
CCR
856
$u
https://hdl.handle.net/11296/2h37y8
856
$u
https://hdl.handle.net/11296/9t888j
0 筆讀者評論
館藏地:
全部
六樓師生著作區 (6th Floor-Students & Faculty's Works)
七樓學位論文典藏區
出版年:
卷號:
館藏
2 筆 • 頁數 1 •
1
條碼號
典藏地名稱
館藏流通類別
資料類型
索書號
使用類型
借閱狀態
預約人數
備註欄
附件
T02450
六樓師生著作區 (6th Floor-Students & Faculty's Works)
不外借
本校學位論文
T 000 4058:2 111
一般(Normal)
在架
0
T02451
七樓學位論文典藏區
不外借
本校學位論文
T 000 4058:2 111 c.2
一般(Normal)
在架
0
1張光碟
2 レコード • ページ 1 •
1
マルチメディア (複合媒体資料)
論評
論評を追加
あなたの考えを共有してください。
個人のブックマークを保存する
書誌を輸出します
受取館
処理
...
パスワードを変更する
ログイ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