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齡者選擇新冠狀病毒疫苗種類施打之行為意向研究 : 以台中市為例
林清壽

 

  • 中高齡者選擇新冠狀病毒疫苗種類施打之行為意向研究 : 以台中市為例
  • 紀錄類型: 書目-語言資料,印刷品 : 單行本
    副題名: 以台中市為例
    作者: 林雲章,
    其他作者: 林清壽,
    出版地: [南投縣]
    出版者: 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出版年: 民111[2022]
    面頁冊數: 68葉 : 圖,表 ; 31公分+1張光碟
    標題: 計畫行為理論
    標題: Theory of Planning Behavior
    電子資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6w9fzf
    電子資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v6nuq8
    附註: 指導教授: 林清壽
    附註: 參考書目: 葉60-63
    摘要註: 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至今,造成全球二億六千萬多人口確診,五百多萬人口死亡。隨著全球疫情大爆發,台灣於2021年5月19日全國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由於全台疫苗不足,全民苦待疫苗施打,也唯有提高疫苗施打的覆蓋率才能有效控制疫情,讓生活回歸正常。本研究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另增「知覺風險」構面,探討台中市45歲以上中高齡者選擇COVID-19疫苗種類施打之行為意向,並採「問卷調查法及便利取樣方式」,總計發放509份問卷,回收469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為414份。研究結果發現台中市中高齡者選擇COVID-19疫苗種類施打之「行為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制」與「行為意向」構面均趨近同意程度,唯獨「知覺風險」構面的認同程度達同意程度。顯示中高齡者對選擇某特定疫苗施打之「知覺風險」有深刻認知而選擇某特定疫苗施打,依據「多元迴歸分析」結果,影響中高齡者選擇COVID-19疫苗種類施打之行為意向最高者為「知覺風險」,其次為「知覺行為控制」;顯示中高齡者選擇疫苗種類施打的「行為意向」會受疫苗安全性、副作用與保護力的風險影響最大。國產疫苗為國家重要戰略物資,期盼在完成第三期臨床實驗後能降低國人對國產疫苗安全性的疑慮,並能國產自製疫苗以補足台灣疫苗不足的缺口。建議政府設立高齡者專屬防疫機構及提供醫療院所相關諮詢站來照顧高齡者,讓中高齡者了解自身狀況而選擇某特定疫苗施打,以紓緩家中子女對長輩照顧的壓力。
館藏地:  出版年:  卷號: 
館藏
  • 2 筆 • 頁數 1 •
 
T02522 六樓師生著作區 (6th Floor-Students & Faculty's Works) 不外借 本校學位論文 T 000 4410:4 111 一般(Normal) 在架 0
T02523 七樓學位論文典藏區 不外借 本校學位論文 T 000 4410:4 111 c.2 一般(Normal) 在架 0 1張光碟
  • 2 筆 • 頁數 1 •
多媒體
評論
建立或儲存個人書籤
書目轉出
取書館別
 
 
變更密碼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