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繁體中文
English
日文
說明(常見問題)
南開科技大學
圖書館首頁
編目中圖書申請
登入
回首頁
切換:
標籤
|
MARC模式
|
ISBD
音樂體適能導入慢性身心科病房活動之成效探討
~
蕭玉霜
音樂體適能導入慢性身心科病房活動之成效探討
紀錄類型:
書目-語言資料,印刷品 : 單行本
作者:
陳怡君,
其他作者:
蕭玉霜,
出版地:
[南投縣]
出版者:
南開科技大學長期照顧與管理系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出版年:
民114[2025]
面頁冊數:
79葉 : 圖,表 ; 31公分+1張光碟
標題:
音樂體適能
標題:
Music fitness
電子資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48u234
電子資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93k6c7
附註:
指導教授: 蕭玉霜
附註:
參考書目: 葉67-73
摘要註: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功能和生活質量逐漸退化。近年來,隨著精神醫療技術的進步,身心科患者也面臨著功能退化和生活質量下降的長期照顧挑戰。這些患者常因疾病症狀和藥物副作用而深受困擾,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因此,在慢性病房的照護中,導入適當方法,穩定患者的情緒,還能提升肌力、降低跌倒風險,有助於維持日常生活能力。這樣不僅能增加患者的自立性,還能讓中高齡的身心科患者享有更有尊嚴的生活。研究採回溯性研究,收集分析中部某身心科慢性病房,以2023年12月02日至2024年02月24日,32位男性病患為研究對象,住院患者導入為期12週的音樂體適能活動、每週2次音樂體適能,每次60分鐘的音樂體適能活動,使用長者功能自評量表(ICOPE)、簡易身體表現功能量表(SPPB)、簡易智能狀態測驗(MMSE)等工具在活動前後進行評估。運用SPSS 22.0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包括描述性統計和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患者身體功能、認知功能、憂鬱指數和課程滿意度的影響。結果顯示出參與者在多個面向均有顯著進步:身體功能方面,簡易身體功能評估(SPPB)量表中直線站立進步率達60.0%(p<.00**),半並排站立進步率達21.0%(p<.02*);認知功能方面,MMSE總分從0.88提升至0.94,進步率達6.8%(p<.00**);情緒狀態方面,憂鬱指數降低77%(p<.00**),課程滿意度從2.84分提升至4.30分(p<.00**)。相關分析顯示SPPB與MMSE呈顯著正相關(r=.70-.71, p<.01*)。研究結果證實音樂體適能活動能有效改善慢性身心科病患的身體功能、認知能力及情緒狀態。然而,本研究存在性別單一化、年齡分布集中及缺乏對照組等限制。建議未來研究應:(1)納入女性患者進行性別差異比較;(2)設計不同年齡層的差異化活動方案;(3)進行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4)探討不同類型和強度的音樂體適能活動對不同診斷類型病患的影響及其長期效果,以獲得更具代表性的實證數據並持續推展預防及延緩失能措施。
音樂體適能導入慢性身心科病房活動之成效探討
陳, 怡君
音樂體適能導入慢性身心科病房活動之成效探討
/ 陳怡君 - [南投縣] : 南開科技大學長期照顧與管理系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民114[2025]. - 79葉 ; 圖,表 ; 31公分.
指導教授: 蕭玉霜參考書目: 葉67-73.
音樂體適能Music fitness
蕭, 玉霜
音樂體適能導入慢性身心科病房活動之成效探討
LDR
:05461nam0 2200313 450
001
1000139515
005
20250325142536.0
009
00153688
010
0
$b
精裝
099
$a
113NKUT0836006
100
$a
20250321y2025 k y0chia0101 e
101
0
$a
chi
102
$a
tw
105
$a
ak am 000yy
200
1
$a
音樂體適能導入慢性身心科病房活動之成效探討
$f
陳怡君
210
$a
[南投縣]
$c
南開科技大學長期照顧與管理系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d
民114[2025]
215
0
$a
79葉
$c
圖,表
$d
31公分
$e
1張光碟
300
$a
指導教授: 蕭玉霜
300
$a
參考書目: 葉67-73
328
$a
碩士論文--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
328
$a
碩士論文--南開科技大學長期照顧與管理系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
330
$a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功能和生活質量逐漸退化。近年來,隨著精神醫療技術的進步,身心科患者也面臨著功能退化和生活質量下降的長期照顧挑戰。這些患者常因疾病症狀和藥物副作用而深受困擾,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因此,在慢性病房的照護中,導入適當方法,穩定患者的情緒,還能提升肌力、降低跌倒風險,有助於維持日常生活能力。這樣不僅能增加患者的自立性,還能讓中高齡的身心科患者享有更有尊嚴的生活。研究採回溯性研究,收集分析中部某身心科慢性病房,以2023年12月02日至2024年02月24日,32位男性病患為研究對象,住院患者導入為期12週的音樂體適能活動、每週2次音樂體適能,每次60分鐘的音樂體適能活動,使用長者功能自評量表(ICOPE)、簡易身體表現功能量表(SPPB)、簡易智能狀態測驗(MMSE)等工具在活動前後進行評估。運用SPSS 22.0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包括描述性統計和成對樣本t檢定。分析患者身體功能、認知功能、憂鬱指數和課程滿意度的影響。結果顯示出參與者在多個面向均有顯著進步:身體功能方面,簡易身體功能評估(SPPB)量表中直線站立進步率達60.0%(p<.00**),半並排站立進步率達21.0%(p<.02*);認知功能方面,MMSE總分從0.88提升至0.94,進步率達6.8%(p<.00**);情緒狀態方面,憂鬱指數降低77%(p<.00**),課程滿意度從2.84分提升至4.30分(p<.00**)。相關分析顯示SPPB與MMSE呈顯著正相關(r=.70-.71, p<.01*)。研究結果證實音樂體適能活動能有效改善慢性身心科病患的身體功能、認知能力及情緒狀態。然而,本研究存在性別單一化、年齡分布集中及缺乏對照組等限制。建議未來研究應:(1)納入女性患者進行性別差異比較;(2)設計不同年齡層的差異化活動方案;(3)進行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4)探討不同類型和強度的音樂體適能活動對不同診斷類型病患的影響及其長期效果,以獲得更具代表性的實證數據並持續推展預防及延緩失能措施。
$u
With the aging population, psychiatric chronic patients face functional deterioration and declining quality of life. These patients suffer from disease symptoms and medication side effects, significantly impacting their daily lives. Implementing appropriate methods in chronic ward care can stabilize patients' emotions, enhance muscle strength, reduce fall risks, and help maintain daily living abilities, thereby increasing patients' independence and allowi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sychiatric patients to live with greater dignity.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analyzed 32 male patients in a psychiatric chronic ward in central Taiwan from December 2, 2023, to February 24, 2024. The intervention consisted of a 12-week music fitness program, conducted twice weekly for 60 minutes per session. Assessment tools included the 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ICOPE), 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 (SPPB), and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administe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using SPSS 22.0 software includ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paired t-tests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n patients' physical function, cognitive function, depression index, and program satisfaction.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physical function (SPPB) (p<.01), cognitive function (MMSE) (p<.01), decreased depression index (p<.01), and program satisfaction (p<.01), with all scores showing improvement compared to pre-test measurements. The study confirms that music fitness activities can enhance balance ability, walking ability, cognitive function, and emotional state, improve physical function, and promote social interaction, contributing to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improvement. Future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expanding the research scope and sample size to obtain more representative empirical data and continuing to promote preventive and disability-delaying measures.
510
1
$a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roducing music fitness into activitiesin chronic psychosomatic wards.
$z
eng
610
0
$a
音樂體適能
$a
慢性身心科
$a
身體功能
$a
認知功能
$a
情緒狀態
610
1
$a
Music fitness
$a
Chronic psychiatric care
$a
Physical function
$a
Cognitivefunction
$a
Emotional state
681
$a
000
$b
7591:2
700
1
$a
陳
$b
怡君
$3
24917
702
1
$a
蕭
$b
玉霜
$3
1000143438
801
0
$a
tw
$b
南開
$c
20240902
$g
CCR
801
1
$a
tw
$b
南開
$c
20240902
$g
CCR
856
$u
https://hdl.handle.net/11296/48u234
856
$u
https://hdl.handle.net/11296/93k6c7
館藏地:
全部
六樓師生著作區 (6th Floor-Students & Faculty's Works)
七樓學位論文典藏區
出版年:
卷號:
館藏
此限制條件找不到符合的館藏,請您更換限制條件。
建立或儲存個人書籤
書目轉出
取書館別
處理中
...
變更密碼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