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繁體中文
English
日文
說明(常見問題)
南開科技大學
圖書館首頁
編目中圖書申請
登入
回首頁
切換:
標籤
|
MARC模式
|
ISBD
青銀共學在傳統樂舞傳承的成效 : 以臺灣原住民族賽德克族青年會為例
~
石皓庭 (Rabay Ukan)
青銀共學在傳統樂舞傳承的成效 : 以臺灣原住民族賽德克族青年會為例
紀錄類型:
書目-語言資料,印刷品 : 單行本
副題名:
以臺灣原住民族賽德克族青年會為例
作者:
石皓庭,
其他作者:
蕭玉霜,
出版地:
[南投縣]
出版者:
南開科技大學長期照顧與管理系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出版年:
民114[2025]
面頁冊數:
84葉 : 圖,表 ; 31公分+1張光碟
標題:
原住民族
標題:
Indigenous Peoples
電子資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fegegf
電子資源:
https://hdl.handle.net/11296/9695wx
附註:
指導教授: 蕭玉霜
附註:
參考書目: 葉80-82
摘要註:
南投縣賽德克族青年會為因應族群文化傳承斷層的挑戰,於2021至2024年間推動青銀共學模式,積極促進傳統樂舞的保存與傳承。本研究採用質性回溯法,透過田野觀察、影音記錄、社群媒體數據及文獻分析,探討青銀共學對傳統樂舞推廣的影響,分析耆老在文化傳承中的角色變化,評估青年參與後的族群認同轉變,並檢視代間互動對傳統統樂舞的成效。研究對象包含16位耆老與16位青年。結果顯示,青銀共學顯著提升賽德克族傳統樂舞的傳承效能,青年透過參與深化文化認同,耆老則透過分享樂舞的記憶,轉為積極傳承者,並經由部落回饋、國際節慶展演及校園工作坊,展現青銀共學的文化實踐力。此模式不僅強化社區凝聚力,也為全球原住民文化傳承提供可參考範例。惟本研究受限於回溯性資料與族群語系範圍,建議未來擴大田野調查對象並納入長期追蹤,以提升青銀共學的永續性與制度化可能。
青銀共學在傳統樂舞傳承的成效 : 以臺灣原住民族賽德克族青年會為例
石, 皓庭
青銀共學在傳統樂舞傳承的成效
: 以臺灣原住民族賽德克族青年會為例 / 石皓庭Rabay Ukan - [南投縣] : 南開科技大學長期照顧與管理系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民114[2025]. - 84葉 ; 圖,表 ; 31公分.
指導教授: 蕭玉霜參考書目: 葉80-82.
原住民族Indigenous Peoples
蕭, 玉霜
青銀共學在傳統樂舞傳承的成效 : 以臺灣原住民族賽德克族青年會為例
LDR
:04055nam0 2200313 450
001
1000139736
005
20250805115847.0
009
00153688
010
0
$b
精裝
099
$a
113NKUT0836025
100
$a
20250805y2025 k y0chia0101 e
101
0
$a
chi
102
$a
tw
105
$a
ak am 000yy
200
1
$a
青銀共學在傳統樂舞傳承的成效
$e
以臺灣原住民族賽德克族青年會為例
$f
石皓庭Rabay Ukan
210
$a
[南投縣]
$c
南開科技大學長期照顧與管理系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
$d
民114[2025]
215
0
$a
84葉
$c
圖,表
$d
31公分
$e
1張光碟
300
$a
指導教授: 蕭玉霜
300
$a
參考書目: 葉80-82
328
$a
碩士論文--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
328
$a
碩士論文--南開科技大學長期照顧與管理系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
330
$a
南投縣賽德克族青年會為因應族群文化傳承斷層的挑戰,於2021至2024年間推動青銀共學模式,積極促進傳統樂舞的保存與傳承。本研究採用質性回溯法,透過田野觀察、影音記錄、社群媒體數據及文獻分析,探討青銀共學對傳統樂舞推廣的影響,分析耆老在文化傳承中的角色變化,評估青年參與後的族群認同轉變,並檢視代間互動對傳統統樂舞的成效。研究對象包含16位耆老與16位青年。結果顯示,青銀共學顯著提升賽德克族傳統樂舞的傳承效能,青年透過參與深化文化認同,耆老則透過分享樂舞的記憶,轉為積極傳承者,並經由部落回饋、國際節慶展演及校園工作坊,展現青銀共學的文化實踐力。此模式不僅強化社區凝聚力,也為全球原住民文化傳承提供可參考範例。惟本研究受限於回溯性資料與族群語系範圍,建議未來擴大田野調查對象並納入長期追蹤,以提升青銀共學的永續性與制度化可能。
$u
To address the cultural heritage gap among the Seediq, the Taiwan Indigenous Association of 3S3T Youths in Nantou County implemented an Intergenerational Co-learning model from 2021 to 2024 to promote the preserv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traditional music and dance. This study employs a qualitative retrospective method, utilizing field observations, audiovisual recordings, social media data,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Intergenerational Co-learning on traditional music and dance transmission, analyze the evolving role of elders, evaluate the enhancement of youth ethnic identity, and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s. The study involves 16 elders and 16 youths.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tergenerational Co-learning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Seediq traditional music and dance. Youths deepen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through participation, while elders transition from memory sharers to active cultural transmitters. Cultural practices are demonstrated through tribal feedback, international festival performances, and campus workshops. This model strengthens community cohesion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global indigenous cultural transmission. However, the study is limited by potential memory biases in retrospective data and the regional scope of Seediq language groups in Nantou. Future research should expand field survey participants and include long-term tracking to enhance the model’s sustainability and generalizability.
510
1
$a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in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music and dance
$e
a case study of Taiwan indigenous association of 3S3T youths.
$z
eng
610
0
$a
原住民族
$a
文化傳承
$a
文化認同
$a
青銀共學
$a
代間學習
$a
賽德克族
$a
傳統樂舞
$a
傳統歌謠
610
1
$a
Indigenous Peoples
$a
Cultural Transmission
$a
Cultural Identity
$a
Intergenerational Co-learning
$a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a
Seediq
$a
Traditional Music and Dance
$a
Traditional Songs
681
$a
000
$b
1020:2
700
1
$a
石
$b
皓庭
$c
Rabay Ukan
$3
1000157635
702
1
$a
蕭
$b
玉霜
$3
1000143438
801
0
$a
tw
$b
南開
$c
20250805
$g
CCR
801
1
$a
tw
$b
南開
$c
20250805
$g
CCR
856
$u
https://hdl.handle.net/11296/fegegf
856
$u
https://hdl.handle.net/11296/9695wx
0 筆讀者評論
館藏地:
全部
六樓師生著作區 (6th Floor-Students & Faculty's Works)
七樓學位論文典藏區
出版年:
卷號:
館藏
2 筆 • 頁數 1 •
1
條碼號
典藏地名稱
館藏流通類別
資料類型
索書號
使用類型
借閱狀態
預約人數
備註欄
附件
T02766
六樓師生著作區 (6th Floor-Students & Faculty's Works)
不外借
本校學位論文
T 000 1020:2 114
一般(Normal)
在架
0
T02767
七樓學位論文典藏區
不外借
本校學位論文
T 000 1020:2 114 c.2
一般(Normal)
在架
0
1張光碟
2 筆 • 頁數 1 •
1
多媒體
評論
新增評論
分享你的心得
建立或儲存個人書籤
書目轉出
取書館別
處理中
...
變更密碼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