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亞國際文化

タイトル

人飢己飢 : 用愛終結貧窮無限散播你的關懷
黃慶榮
小發明.大功能
林玫君
by: 林玫君
海.天.蘭嶼 : 達悟飛魚,雙獅龍頭喧天
張也海
雪山春夏秋冬 : 青山無憂,年年為雪白頭
余榮欽
海洋生物 : 波光潮影,蔚藍水中世界
戴昌鳳
太魯閣國家公園 : 屏風峭壁,一彎流水擘山
林茂耀
走進南湖大山 : 平地拔起,豁然吞吐大荒
林文智
彩蝶傳奇 : 流光漾彩,翩翩然御風行
林春吉
討海人的南方澳 : 捻線補網,只盼入港船螺
張書璇
鹿港小鎮訪古 : 古津渡口,遙思車水馬龍
簡麗華
合歡山歲時記 : 珠光玉容,孰道冰雪無情
林茂耀
美麗珊瑚礁 : 海底花園,珊瑚比花嬌豔
戴昌鳳
水草相依雙連埤 : 芳草鮮美,滿眼落英繽紛
林春吉
台南府城巡禮 : 荷鄭啟之,永續永文化盛名
簡麗華
星羅棋佈桃竹埤 : 地平水靜,萬點波光映空
林春吉
蟲蟲生機 : 明察秋毫,蟲心亦是我心
林春吉
縱橫奇萊山 : 崢嶸入雲,多少英雄血淚
林文智
砂卡礑溪蒐奇 : 潺潺磊磊,水與石的對話
林茂耀
羽衣朋友 : 啁啾呢喃,舞林梢翔天際
廖東坤
王船.瀉湖.珊瑚島 : 東港漁鄉,迎王平安祭典
簡麗華
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 : 驚濤裂岸,捲起浪花如雪
臺灣
內灣支線 : 苔痕鏽斑,道盡百年興衰
溫駿騰
豐收的喜悅 : 鋤犁之後,做田人展笑顏
劉榕峻
基隆故事 : 港都霏雨,猶在海鷗飛處
張世玟
巍巍玉山 : 睥睨群倫,東亞第一巨峰
林文智
台中平原的開發 : 八卦山後的沃野
呂芝怡
朱一貴事件 : 震撼清廷的鴨母王
張鎮榮
大甲西社事件 : 終結漢番糾紛
呂芝萍
一府二鹿三艋舺 : 想當年車水馬龍
沈詠惠
吳沙開墾宜蘭的故事 : 前進噶瑪蘭
呂芝萍
台灣開港 : 邁向國際舞台的腳步
呂芝怡
台茶飄香 : 顛覆台灣經濟的品茗小道
劉宗浩
馬偕牧師 : 漂洋過海的福音天使
呂芝怡
沈葆楨開山撫番 : 揭開後山面紗
簡彥姈
台北三市街 : 以政治制衡經濟
呂芝怡
中法戰爭的波延戰火 : 浴血護衛北台灣
戴震宇
台灣建省 : 孤島不孤.直達天聽
張鎮榮
台灣的第一條鐵路 : 連貫台北基隆的軌道
劉宗浩
日本割據台灣 : 龍旗換成太陽旗
張鎮榮
視如己出的日籍友人 : 為台灣的福祉而來
張莉莉
台灣第一所女子學校 : 女權運動抬頭
呂芝萍
創設台灣銀行 : 第一次幣制改革
張鎮榮
台灣檜本的悲歌 : 原始森林的商機
梁曉勤
全方位取材的台灣歷史 : 開創未來.不可不知過去
沈詠惠
大規模的抗日行動 : 漢人的最後一搏
呂芝萍
總督府新廈落成 : 權力的迷宮
張鎮榮
台灣社會運動的推手 : 力爭殖民地的尊嚴
呂芝萍
新劇運動的蓬勃發展 : 舞台世界的新寵兒
呂芝怡
台北帝國大學的創立 : 莘莘學子的桂冠
劉宗浩
霧社事件 : 祖靈的憤怒
張鎮榮
台灣水利樞紐 : 造福萬民的建設
呂芝萍
台陽美術協會 : 台灣也有畢卡索
呂芝怡
台灣第一次選舉 : 邁出民權初步
呂芝萍
推行六年國教 : 能讀會寫是件好事
沈詠惠
國民政府接管台灣 : 睽違五十年的重逢
武美齡
二二八事件 : 亟待撫平的傷口
張鎮榮
佃農走入歷史 : 不流血的革命
江正一
經濟起飛的源頭 : 台灣邁向工商業社會
呂芝怡
八七水災 : 當山洪遇上了海潮
劉宗浩
台灣電視公司開播 : 有聲有色的家庭娛樂
張鎮榮
九年義務教育 : 教育水準更上一層樓
沈詠惠
紅葉少棒 : 本壘板之前的震撼
張莉莉
示威行動的濫觴 : 喜見升斗小民的心聲
張鎮榮
十大建設與石油危機 : 在逆境中開創新天地
劉宗浩
鄉土文學論戰 : 鄉情.背景.前途
江正一
美麗島事件 : 一切都是為了明天要更好
沈詠惠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揭幕 : 全球電子產業的台灣品牌
吳美枝
辜汪會談 : 勾勒一幅雙贏的藍圖
吳美枝
總統直接民選 : 原來人民才是頭家
呂芝萍
圖解中風復健手冊
繆鴻石
健康萬事<足> : 足部按摩療法
于蒙愛
酸痛不再來 : 腰酸背痛療方
朱昊天
台灣的史前文化 : 從一萬七千年前說起
張鎮榮
菊島澎湖 : 橫渡黑水溝.開創新天地
江正一
梅花鹿的哀鳴 : 草原精靈的血淚史
梁曉勤
赤嵌樓的滄桑 : 走過台灣四百年
張鎮榮
荷蘭人的占領 : 來自遙遠地方的紅毛地主
張朝凱
西班牙人的殖民 : 入侵北台灣
張鎮榮
新港文書 : 耶和華的福音
呂芝萍
郭懷一抗暴 : 第一次「官逼民反」的事件
張鎮榮
國姓爺傳奇 : 鄭成功來台灣
張鎮榮
延平王國的慘澹經營 : 改革教化二十年
張鎮榮
東寧事件 : 明鄭王朝的內鬨
張鎮榮
清初對台政策 : 棄留不決,進退兩難
呂美枝
九二一地震 : 讓台灣島不斷上升的動力
張莉莉
 
 
變更密碼
登入